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 教育
  • 2025-03-26 16:34:31
  • 5549
摘要: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要求各地立即行动起来,确保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压减任务。学科类培训班将面临转型与创新的双重挑战。文章将从政策背...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要求各地立即行动起来,确保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压减任务。学科类培训班将面临转型与创新的双重挑战。文章将从政策背景出发,探讨当前学科类培训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

一、政策背景及现状

2018年9月,“双减”政策在征求意见阶段就已经开始广泛讨论,旨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2021年7月24日,《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指出要对学科类培训进行严格管控,并提出了“营转非”、“取消审批、资金监管、转型为素质教育机构等措施。根据政策要求,所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在2021年底前完成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未按规定完成转换的将依法注销办学许可证。

截至2021年底,全国各地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减少,很多机构面临转型或关闭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政策实施之前,全国有大约3.8万家线下学科培训学校和约15万家线上教育机构;经过一年时间,已有超过26万所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注销登记或转型为非营利组织;还有少部分机构选择放弃经营,停止业务。这一变化表明“双减”政策对学科类培训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学科类培训班面临的主要挑战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1. 政策限制:由于“营转非”的规定以及取消审批的要求,很多培训机构无法继续运营。根据《意见》要求,所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在2021年底前完成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未按规定完成转换的将依法注销办学许可证。

2. 教师资格认证问题:学科类培训教师需要拥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合法从事教学工作。然而,在取消审批后,许多没有获得资质认证的教育从业者可能会失去就业机会。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3.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随着政策实施,“双减”措施使得家长和学生对校外辅导的需求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强内部师资力量建设并提供更多课外活动选择。这意味着学科类培训行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定位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三、转型策略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1. 业务多元化发展: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变化,学科类培训班可以通过拓展非学术性课程来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例如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兴趣班;举办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同时也可以探索与学校合作开展课后托管项目。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2.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转型过程中,学科类培训班应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方面可以组织定期培训来提升现有员工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学历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团队中来。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3. 加强品牌塑造与推广力度:为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学科类培训机构需要加大自身品牌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潜在客户群体的需求特点。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吸引目标受众关注。

四、结论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班的转型策略 (2)

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学科类培训班应当积极寻求转型路径并实施有效策略。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教育市场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空间。